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下已堆满了层层叠叠的尸体,有满人的,也有明军的,满人一天的进攻损失了一千多人,这对满人来说,已是很大的损失,就连以前坚决反对扩充汉旗的将领也怀念起汉军的好处来,若是用汉军来进攻,消耗掉多少人也不会让他们心痛,可如今他们就是想扩充汉军,也要先拿下锦州再说。

明军也是损失惨重,满人一天的进攻,已让城中伤亡快达到三分之一,照这样下去,只要再有三天的时间,锦州的军队就要消耗光,可是只有三天,吴三桂会领兵救援吗。

吴三桂此时正在宁远城,从锦州到宁远,快马只需要半天的时间,他早已收到了孙仲寿的求援信,只是宁远兵马也不过五千,若是从宁远调兵去救锦州,不要说锦州救不了,就是宁远也会丢掉,可是不救锦州,满人攻下城后,宁远照样也守不住。

他心中焦急万分。现在整个辽东地兵马加起来也就两万人,而且分散在上千里的防线上,如何与满人的数万精兵抗衡。他仔细地看了看整个辽中的布防图,叹了口气,谁知道满人前些年的容忍只是假象。这么数万精兵扫过来。吴三桂仿佛看到了整个辽东都在满人地铁蹄下呻吟。

他打了一个寒颤,叫道:“来人。”

几名传令兵应声而入,吴三桂吩咐道:“传我命令,将附班所有人都迁入城中,兵力全部集中在宁远和山海关两城,带不走地东西一律烧光。”

传令兵一呆。还是马上下去了,随着吴三桂地命令下去,宁远城门大开,明军倾巢而出。将附近的居民都强制迁入城中,带不走的房屋全部烧掉,不但百姓痛哭失色,就是明军也照样两眼含泪,这些房屋都是这几年才搭建起来的,明军自己也参与了建设,眼看着自己亲手搭建的房屋,开垦的农田,又要自己亲手毁去,他们又怎能不痛如刀绞。

“啪”地一声,门开了,吴三凤闯了进来,急急忙忙地道:“二弟,听说你要把居民都迁进城中,还要毁了农田,是不是真的?”

吴三桂点了点头,道:“不错,我军兵少,不能护得这一方平安,只得把他们全部迁进城中,农田里的作物正好可以给满人喂马,所以也非毁不可。”

吴三凤摇了摇吴三桂的肩膀,道:“不能啊,二弟,你可知道外面地农田有多少是我们吴,祖二家的,这一毁,你让我们全家明年喝西北风啊,你对得起家里,对得起舅舅祖家吗?”

吴三桂看着这个每天就知道强取豪夺,不学无术的哥哥,到现在还在拈记着他的田产,又把祖大寿抬了出来,心里涌起一股厌恶,冷冷的道:“这个你就别管了,至于舅舅那里我自然会去信解释清楚,现在不毁,等到满人来了照样会毁掉,你可以回去了。”

见吴三桂生气,吴三凤矮了半截,刚才的气势汹汹顿时不见了踪影,只是跺着脚道:“好,好,我回去。”啪的一声,重重把门关上走了。

吴三桂已想好了,锦州是不能去救了,否则,辽东处处是漏洞,一座城也守不了,相反还要利用锦州牵住满人的时间,赶快坚壁清野,就算满人打下了锦州,面对宁远和山海关两座坚城,他们也该头痛。

满人打仗一般很少带物质,如今吴三桂把外面全部清理了个干净,就是满人把锦州城拿下,也维持不了多久,到时满人马匹没有了草料,战士没有了粮食,看他还怎样攻城,只是敌人末到,自己先来个大势破坏,一般的人可能狠不下心来。

这已是满人对锦州围攻的第五天了,城下到处是满人的尸体,满人的牛角再次吹响,所有的满人又退了下去,看着黑下来的天空,活着的明军个个庆幸,又平安渡过了一天。

为攻锦州城,满人已伤亡了五千人,每次城池就要被攻下时,又被明军堵上,城中剩下的正规军只有八九百人,现在参战的多是普通的青壮,他们久经战火,自然知道城池被攻下意味着什么,所以都拼死抗击,五天来,城中的七八千青壮也剩下不到两千了,每个人都伤痕累累,不过,与五天前相比,这些青壮都有很大的进步,再也不是刚上战场的菜鸟,才抵住了满人一浪又一浪的进攻。

守了五天,援兵的一点影子也没有看到,孙仲寿知道吴三桂多半不会来救,换了自己恐怕也是如此吧,辽东就是倾尽全力也不是满人的对手,又何必派人来白白送死。可是这话他不能说出来,否则城中马上就会崩溃。

夜深了,锦州城头的插满了火把,防止满人夜袭,孙仲寿和何氏兄弟在城头上到处查看,碰到累极而睡的士兵也不叫醒,只是把他们身上已滑落下来的覆盖物重新给他们拉上,五月的天气,说着凉就会着凉。

天空漆黑一片,送来丝丝凉风,何报把手伸到前面一动不动,感觉到晚风的凉意,他脸上一喜,道:“孙叔叔,快要下雨了。”

孙仲寿也学着何报伸手,却什么也感觉不到,他怀疑的道:“真的要下雨。”

何报肯定的道:“没错,这风中湿气好大,就是下雨的征召。”

若是下雨,无疑对攻城一方不利,说不定锦州城就能多守上数天,孙仲寿也是一脸喜色,果然不到半个时辰,风就越舌越大,即使是最木讷的人也知道要下大雨,城墙上的明军个个匆忙找地方避雨,城下的满人更是乱成了一团,拼命加固营帐,防止被风吹走,否则在雨中淋上一夜,不死也要丢上半条命。

雨已经下了,豆大的雨滴打在窗户上,“咚,咚“作响,孙仲寿静静的站在房中,房内一片漆黑,何报和何仇连叫:“孙叔叔,孙叔叔。”

孙仲寿应了一声,何报忙将房中的灯点上,一丝微弱的光亮划破了黑暗,孙仲寿怔怔的望着和好友何可纲一模一样的面容,半响才道:“现在叫你们来这里来,是想让你们趁着大雨,偷偷出城,马上到宁远搬救兵。”

何仇惊讶的道:“孙叔叔,信使不是早就出发了吗?”

孙仲寿道:“是啊,信使已经出发,可是救兵到现在还没有到,那信使可能并没有送出信去,所以才让你们俩人跑一场,这关系到锦州的生死存亡,你们有没有信心把信送到。”

何报只参过数月的军,何仇更是没有参加过军队,他们哪知道如此重要的军情,至少会发出三份,根本不存在信使送不到的事,何况宁远和锦州相距并不远,就是吴三桂没有收到信也早知道满人对锦州的进攻,两人见孙仲寿把如此重要的事托付给自己,心中一热:“孙叔叔放心,我们一定把救兵搬回来。”

当晚,何报和何仇两人带着一个小队,趁着大雨悄悄的溜下了城墙,绕过满人的大营,朝宁远而去,两人在半路上就看见官军正在到处驱赶人群进城,何氏兄弟看得疑虑众生,但因一心想送信,并没有惹事。

等到了宁远城,此时的宁远城已经是人满为患,到处是从外面迁进来的农民,而且各处都在加固城墙,此时两人再笨,也知道宁远城早有就知道满人来了,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不肯发兵相救,两人连忙求见主帅吴三桂。

第七卷 博奕 第十四章 渔翁

    李鸿基得到消息时锦州已被满人攻下,宁远正在被满人围攻,那场大雨虽然又给锦州城留了两天的时间,可锦州到底不是人多势众的满人对手,满人在小小的锦州城下付出了六千多人的伤亡,才把锦州拿下,孙仲寿和一干明军全部壮烈战死,皇太极还是舍不得消耗太多满人的力量,第二天就换上了汉军攻城,那五千汉军几乎被打残,剩下不到二千人。

尽管有炮灰,满人在锦州也丢下了二千多具尸体,对这满人来说,虽然不是伤筋动骨,但也呈受不起,城破之后,满人在锦州城足足屠杀了三日,将全城数万老幼全部屠杀殆尽,然后再放火,把锦州几乎烧成了废墟。

满人在城下伤亡太重,他们都已杀红了眼,皇太极就是想阻止也得考虑军心,只好默认了部下的屠城,何氏兄弟虽然见到了吴三桂,吴三桂当然不会发兵,还把两人软禁起来,三天后,锦州城破的消息已传到了宁远,何氏兄弟得到消息后,悄然而去,吴三桂也没有派兵阻止。

满人在屠光锦州后,才向宁远进发,到了宁远,所有的满人都傻了眼,他们由于在锦州城下担搁的时间太久,吴三桂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竖壁清野,他们在宁远城下找不到一间房子,一粒粮草,而且攻城的炮灰也没有,望着宁远高大的城墙,想起锦州城下的伤亡惨重,所有地满人不由有了惧意。

他们此时才想起不该将锦州的老幼屠尽。否则逼着那数万炮灰攻城,远甚于要自己硬攻,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攻城,否则。在城下耗着。一定是他们的粮草先尽。

李鸿基坐在唐王府地大厅内。看着唐军中的重臣陆续到齐,示意贺景把得到的情报念出来,众臣顿时议论纷纷,三年来,满人一直老老实实,唐军中地重臣都快要把满人给忘了。没想到满人又重新来了,而且竟然第一次就屠城。

和明军与满人交手屡败不同,唐军只和满人交过一次手,而且对上地是满蒙联金地主力。那次几乎将满蒙联军歼灭了一大半,如今蒙古人已被唐军赶到了北方深外,他们原先的栖息之地全部被唐军占领,而满人相距太远,唐军暂时还没有精力顾及,但唐军上下对满人都有不屑一顾的感觉。

武将们马上反应过来,马维兴起身道:“殿下,满人屠我汉人城池,此仇不可不报,臣愿领兵前往,势将满人消灭。”

卢象升也主动站了起来,道:“殿下,马大人说得对,满人野蛮,屠我汉人城池,殿下当发兵对其迎头痛击,臣愿充当此次先锋。”

卢象升被迫投降唐军,虽然看出唐军势大,心中对朝庭却还有几分不舍,若是唐军能出兵攻打满人,还可以间接帮上朝庭,才如此积极。

文官马上反对,周凤梧道:“殿下,满人要对付的是朝庭,此仍天赐良机,我军可以乘机发兵北上京师,一举灭明,岂不比直接对付满人要强。”

洪承畴也道:“殿下三思,不可把精力放在满人身上,此时朝庭腹背受敌,正是伐明良机,我军灭明易如反掌,臣愿作先锋,领兵伐明。”

卢象升马上反唇相讥,道:“洪大人莫要忘了满人正对中原虎视眈眈,此时灭明,若是让满人冲入中原,我汉人岂不要死伤惨重。”

洪承畴道:“若满人敢进入中原,那是他们自己找死,到时正方便我军将其一举围歼,至于百姓的死伤,为做大事那也是难免,我军一统中原之后,对各地受到满人侵害的地方减免数年钱粮便是。”

卢象升冷笑道:“在洪大人眼中,这些百姓地性命只值点钱粮,人死了,减免钱粮又有何用。”转向李鸿基道:“殿下,我强明弱,殿下若要伐明,有的是时机,何必趁现在这个时候,若是百姓认为我们和满人一起窜通好的,那殿下的声誉岂不要大受影响。”

洪承畴一直盯着卢象升,等他一说完,马上反驳:“卢大人此言差矣,谁不知我军和满人已仇深似海,现在整个中原各个茶楼酒馆还在盛传着我军大败满人地评书,又有谁会认为我军与满人勾结,眼下我强明弱是不错,可大明三百年的江山并不是一下就能灭亡的,若能用最小的代价灭明,又何乐而不为。”

李鸿基听着两派人马的争执,心中也正在盘算,到底是助明还是伐明,李鸿基对皇太极也是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