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
这种心态,注定他们是想捡一点便宜就回去,能向国内交待。但这种心态,也注定了士气不旺盛。
将他们心态摸好,赵匡胤将田钦祚喊来嘱咐,说道:“彼众我寡,你只要背城列阵以待,敌至即战,勿与追逐。”
然后调三千骑兵给他。
北方有兵,多是步兵,野战不力,必然让契丹伤害到百姓。有这三千骑兵牵制,契丹人也就不敢南下了。除非不是六万,而是十六万!
田钦祚带着三千骑兵迅速北上。
契丹才刚刚漫过边境,兵力多,行动就会慢一点,但也证明宋朝对情报的重视,斥候将消息送到京城,田钦祚将三千骑兵带到边境,契丹人才到。
田钦祚于满城碰到契丹人,才开始听赵匡胤的话,背靠满城城寨,与契丹人交战。这是最强大的宋军,兵力虽少但十分精悍,契丹人也非是主力,而是其中一股,当然比宋军兵马肯定多得多。两军会战,契丹人打了一会儿看到这支宋军不好啃,于是撤向东边的遂城,与主力军队会合。
这时田钦祚杀红了眼,将赵匡胤的话抛在脑后,带着手下就追。
追到遂城,与契丹六万主力又开战,这次交战更惨烈,连田钦祚的战马都被射倒,他的手下王超喊道:“田将军,骑我的马。”
正在打的时候,三千宋军陷入六万契丹铁骑海洋里,需要主将勇敢才能拉起士气,田钦祚也不客气,骑上王超的马,继续作战。从旦至晡,也就是从早上杀到傍晚。
实际正面野战开打时,一般时间不会很长,甚至几十万人的大会战,往往两个时辰就会决定胜败,例如淝水之战。能持续作战三四个时辰,那就是一场鏖战了。况且这是整整一天。
打到傍晚,双方都打得没力气,契丹人眼睁眼地看着他带着手下从容地进入遂城。这一天杀死无数契丹人,因为没有完全击败,那也是不大可能的,若此,那非是田钦祚,而是李靖。究竟杀死了多少契丹人,无法统计,只知道遂城城外倒下无数契丹人的尸体。契丹人恼羞成怒,将遂城里面围起来。
他们是来打场子的,非是来攻城的,没有攻城器械,只能围困。
田钦祚进了遂城,可里面城小粮少,这时没有三千部下了,但人要吃马要吃,吃完了粮草,意味着大家一起等死。于是决定撤离。最少要让守城的宋军有充足粮草支持到开春。所以只围了几天,田钦祚打开南门,向契丹人冲去。契丹人大喝连连,又出来了,又出来了。连忙调动军队围困,哪里来得及,南城契丹兵士气沮,田钦祚这一回没有恋战,迅速冲开缺口,又撤到东边的保塞城。据说军中不亡一矢。这个无所谓,都是野战,契丹只围城未攻城,用不着弓箭。
胜负对两国都不重要,就算田钦祚杀死了几千契丹兵,契丹也不会亡国。但有一个重要的意味,那就是意味着宋朝骑兵在正面战场若指挥得当,并不比契丹人差,甚至更强!
不知道契丹人是怎么想的,大约看这样下去,就是将田钦祚三千骑兵弄完,他们恐怕要付出两万三万的代价,不划来,或者兵力太多,又没有掳获多少,后勤不足,天气又寒冷,看到田钦祚平安撤到保塞城,于是撤军回去。
这场战争没有任何阴谋诡计,是真正的碰撞。
因此河北百姓在疯传,说三千打六万。
赵匡胤听后大喜,对左右说道:“契丹数侵边,我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头,其精兵也不过十万,止不过费我二百万匹绢,则契丹尽矣。”
这是大喜之后随意说的一句话,他也没有想到,后世对这句话会反复曲解。就象他那道诏书,减员增薪,用以防贪,又演变成高薪养廉,或者到朱元璋手中又是一解。
中国历史在郭威手中一变,柴荣手中又是一变,赵匡胤手中再变,赵匡义手中复变,于是好的坏的一起来了。在宋九心中将柴荣看得很高的,可人也在变化当中。就象李隆基若是在开元末就死了,史书如何评价?柴荣若未死,后来又如何?
这是宋朝军事几乎最鼎盛的一年!
这一年的冬天很温暖……
赵匡胤大喜,南方军队有功,赏酒,于是又和买,买了三万斤美酒赐于田钦祚,做得不错,朕有赏。诸衙内又是叫声一片。
接下来再来一喜,这一回非是六万,而是十万,非是抵御,而是真正的击败。
第二百六十六章 暖冬(下)
大军北上,要去韶州与潘美军队会合。
东边茫茫群山后面就是贺水,哪里是潘崇彻的军队。他不动,但也不敢大意,斥候不停地派出,侦查这支军队的动静,斥候回来,潘崇彻一直安如泰山。
宋九狐疑不解。
南汉快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这个南汉第一名将为何动都不动,难道他看不出来吗?想了半天,对尹崇珂说道:“尹将军,要么我们派一人过去劝降如何?”
尹崇珂同样感到不对。他在迟疑着,当然能劝降更好,三万汉兵无所谓,关健就是潘崇彻这个人。他一人当抵三万汉兵。于是喝道:“扎营。”
这得考虑好了,潘崇彻现在不动,对宋军来说也是好事,潘美拿下广州,潘崇彻不得不降。能劝降更好,若是劝不了,说不定反而打草惊蛇。宋军扎营,两人在大帐中商议了大半天。决定派出一个使者去劝降,递一份书简过去,什么也不说。不逼不劝不诱,能降更好,不能降也不让他激怒。
信写好,使者骑马去了汉军大营。
骑马去的,几十里山路,要么就是一道贺水,并不远,傍晚时分使者就回来了,说道:“潘崇彻答应投降,只提出一个条件,望我朝遵守那十一条军规。”
老尹激动地与宋九一击掌。
真投降啊,他们都不是嗜杀的人,能降更好,何必非要进行血淋淋的战斗。
不过手下书吏张戎在边上不知趣地问了一句:“谁去受降。”
对方是南汉第一名将,无偿地将三万汉兵带来投降,最少要派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大臣过去受降。此时军中只有两人,一是尹崇珂,二就是宋九。诏书下来了,宋九有候爵,还是三军都监,两人都足以前去受降。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潘崇彻自己过来投降,这显然不可能的,人家是南汉名将,投降已经屈辱了,怎么可能不要脸的亲自过来投降。
大家一起缄默。
宋九看着大家表情,心中清楚了,道:“我去吧。”
尹崇珂不能去,若是他让潘崇彻扣压下来,两军此时离得近,指望宋九指挥?那么潘崇彻能在扣下尹崇珂后,将大军率领渡过贺水,这支宋军十之八九被吃下。整个战场马上变得灰暗起来,甚至能让南汉转败为胜。
只能宋九去,他地位有了,少了他又不会影响军队,潘崇彻就是诈降,也不敢将宋九怎么样,否则他早就调动军马与宋军交战。
尹崇珂调动护卫,宋九摆了摆手,说道:“就是调动一百名护卫过去,能拿人家三万兵马如何?反而会显得心虚,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勿用如此。我只是一个文官。”
说着,带着郭大郭二与王枕,让他们抬着胡床前去受降。
临近贺水,王枕不知天高地厚,十分高兴,潘崇彻在南汉人心中就是战神,自己去受潘崇彻的降,有脸。郭氏兄弟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刚到贺水边,看到对岸拥来无数密密麻麻的军队。实际宋九心中也没有多大底,反正前线这活儿,自己还是少来为妙,危险无处不在。甚至在心中隐隐恨自己多嘴。
硬着头皮上了船,来到对岸,忽然岸上汉军欢呼起来:“真是宋候床。”
“是宋候。”
“宋候来啦。”
欢呼声越来越大,这里离军营不是太远,喊声也惊动了军营里的将士,许多士兵从军营里跑出来。说欢迎也不象,倒是象来看电影明星的。
宋九终于苦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潘崇彻不打了,自己一封信马上就投降,士气如此,潘崇彻怎么打?
潘崇彻也看着宋九,他眼中出现一丝迷茫,自己好歹还有三万精兵强将,这个宋朝大臣竟敢只带着几人来受降?想到这里,心情更加灰暗,没办法打了,观一叶而知秋,再想想贺州城外那些民夫就敢用铁锹攻城,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大臣,南汉如何能敌。大步走上前,说道:“罪臣恭迎天子都监。”
“勿用,以后你我同朝为臣,何来罪臣之语?战不在你,降也不在你。我们去你中营说话吧。”
他在前面带路,两边围上来无数汉兵,几乎整个军营变得空荡荡的,一起走出来夹道欢迎。江对面斥候迅速骑马回去禀报尹崇珂,放心,宋九没事了。
尹崇珂在大帐中叹息道:“老夫与潘美风头被这小子全部抢走了。”
王枕与郭大继续抬着胡床往前走,王枕那一刀将宋九砍惨了,至今腿还隐隐作痛。但能走路,不过走得远,必须抬胡床,要么乘马,乘马颠簸得也痛。
许多汉兵问王枕,是不是你砍的人,下面传得邪乎,也传到潘崇彻军营,导致士气更加低落,人人都不愿战,潘崇彻打不起来了。不然他也不会如此轻易投降。
王枕挺直胸脯答道:“就是我。”
欢呼声更大。
谁也不想死,特别是去一场没有把握的仗,更不愿意替刘鋹卖命。到了中帐,潘崇彻与宋九谈降兵安派的事宜。宋九昨天也与尹崇珂谈了很久。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学习康延泽,将汉兵收征过来,用汉兵对付汉兵。可被两人随之否决,康延泽那是特例,虽他手下只有近百侍卫,但后方是几万勇猛的宋兵。有这个靠山在几百里之外,尽管他与王全斌不和,可那些降兵哪里知道其中内幕?因此能成功招编。在岭南却不行,离京城太远,连湖南兵力都抽空了。只有宋尹与潘美两支部队,一万来人。若整编得不好,说不定会反叛。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第二条就是遣返回家,但不能全部遣返回家,以前只有几千人,多是贺州周边地区的兵士,送回家没有问题。现在遣返回去,多是广州附近的,必被刘鋹重新编入军中。接下来敌人数量会越来越多。必须分成两步,贺州以西的可以放他们回去,以东的不能放回去,让潘崇彻继续带领着,依然驻扎在贺水边,原地待命。
但这个意义非同小可,一部分兵士释放回去后,潘崇彻只好与宋朝一抹黑走到底,虽不将他们投放于战场之上,但等于减少了三万敌人,甚至还是南汉比较强大的军队。
宋九心中还有一个想法,中原人口锐减,岭南同样不好,战争不休,包括蛮户在内,绝对不超过三十万户。而李靖下来的时候,是近六十万户。包括许多道路一起荒芜掉了。可以用这些兵士将周边道路整修,方便以后治理。但他自己也随之否决。虽投降了,古今往来屠杀降兵的事例太多了。王全斌就干过。这些降兵一不让回家,二又来修路,心中会产生不好的想法。因此还是以清静为主。
受降如受敌。
这个过程是最凶险的。安抚好了,才能成为真正的受降,不战而屈人之兵。安抚不好,激起兵变,后果很严重。宋九小心地与潘崇彻将计划说出来,潘崇彻郁闷地说道:“但听都监吩咐。”
“还须老将军配合。”
花了几天时间,遣返将士。还有大半人留下,宋九又与他们做了解释,自始至终,宋军为了怕误会,驻扎在几十里开外,并没有靠近。宋九安排得差不多了,这才与潘崇彻告别,返回军营。带着大军继续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