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婧雯非常了解姚万清的脾气,知道现在想劝他带杨国强独自离开,是不太可能,可如果再拖下去,结果就是三个人谁也逃不出去。必须采取非常措施,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想到这里,她有了主意。
王婧雯向着李士群等特务的方向连开几枪,暂时压制住他们的火力,然后招呼着姚万清背着杨国强快走。姚万清并没有想到王婧雯会采取什么行动,趁这机会,背着杨国强又冲进了旁边一条小巷。
第二章 伤情
由于这条小巷暂时没有敌人追击,姚万清也没有多想,加快脚步,背着杨国强一路狂奔,而当他们冲到这条小巷尽头的时候,才发现王婧雯并没有跟上来,而战斗的枪声还在刚才他们分开的地方传来。
“不好了,小王没有跟过来。”姚万清惊叫一声,将杨国强放了下来,然后对杨国强说道:“小杨,你腿上有伤,你先走,我去接应她。”说着,他掏出手枪就要往回跑。
“姚局,你怎么这么糊涂!”杨国强一把拉住了他,“你到现在还看不出,王婧雯是故意落在后面?她就是怕你被敌人抓住,所以才拖在后面掩护,你要是再返回去,那就辜负她一番好心了。”
“那也不能看她被敌人抓去不管呀?!”姚万清急道。
“敌人抓住她,肯定还会关心铀矿的事,而且毕竟她的身份特殊,有南造云子这样的母亲,敌人不会直接杀了她,而且又有施良同志潜伏在敌人内部,我们可以在设法营救,可您要是被敌人抓了,那损失可就大了。”杨国强死死地拉着姚万清,并不肯放手,并劝着对方。
姚万清知道杨国强说的都是事实,可让他就这样舍弃王婧雯而去,他的心里却是实在无法接受,他犹豫着没有马上做出决定。
杨国强不敢再让姚万清耽搁下去,因为他知道王婧雯坚持不了多久,所以坚持着拖着自己的伤腿,拖着姚万清向前走。姚万清也不再坚持,跟着杨国强向前跑去……
“咔”伴随着一声扣动扳机,但却没有子弹射出的声音,王婧雯手中的枪已经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她估计时间这时姚万清和杨国强应该已经跑远,于是从容地站起身,大声喊道:“李士群,我没子弹了,你赢了!”
李士群听到这声叫喊,立刻又得意起来,冲着部下们喊道:“不要开枪了,抓活的。”然后提高调门喊道:“你出来吧,我不开枪杀你!”
王婧雯坦然地走出掩体,然后将自己的礼帽摘了下来,露出了本来面目,冷冷地看着李士群:“李副主任,我们又见面了。”
李士群看到是她,大为惊喜,一摆手,数名特务立刻冲上前,将王婧雯围在当中。但也马上有人向后追去,发现姚万清等人已经逃走,赶忙回来向李士群报告。
虽然跑了姚万清,但是抓住了王婧雯,李士群还是非常的兴奋,走到王婧雯的跟前,得意地笑了笑,然后故意做了一个绅士的邀请动作:“王小姐,请吧!”
王婧雯微哼了一声,大步向前走去,李士群和数名特务跟随着后面,离开了小巷…
“怎么会这样?婧雯被抓了,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得到,土肥原这次把消息隐藏的如此隐秘?!”听完姚万清的讲述,施良急得站了起来。
“这次婧雯失而复得,他肯定是非常的小心,尤其是听李士群汇报了婧雯是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被捕了,更使他可以了解到婧雯的身份,对婧雯更会严加看护和审问,自然是知道的越少越好。”姚万清分析着土肥原的心态。
“不行,我现在马上回去,我有可以随时查看土肥原手中资料的资格,我可以查出婧雯到底被关在哪里,然后设法救她!”施良猛地站了起来,就要往外冲。
姚万清一把拉住了他:“你给我回来,你怎么这么糊涂,我要是知道你这么冲动,就绝对不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了。”
施良又坐了下来,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了上次王婧雯被捕,被关在小号里,受尽折磨,然后九死一生才活下来的情景,他的眼圈不由自主地红了。尽管和王婧雯在一起的时候,两人并没有太多的甜蜜和浪漫,更多的都是危险与生离死别,但正是这种生死与共的经历,才使两人之间的感情远比一般人要牢固。
“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一定很难受,其实我的心里也一样非常的着急和痛苦,想要救出婧雯的心情,我们和你是一样的,可我们必须要冷静,才能准确的判断,找出最好的办法。”姚万清劝导着施良。
施良点了点头,然后抬头看着姚万清:“姚局,我向您恳求,准许我回去向土肥原请示,暂时先不到重庆去,能够留在上海,这样我就能了解到有关婧雯的情况,行吗?”
姚万清看着施良痛苦的样子,心里也是非常的难受,但他还是看着施良摇了摇头,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施良,你潜伏在敌人的心脏里,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才赢得了他们现在对你的信任,刚才我们也分析了重庆之行的重要性,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放弃,留下来救婧雯,现实吗?”
施良看着姚万清,想要辩白,可姚万清却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让他说下去:“我们是特工,我们也是人,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情,但是感情和我们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信念到底哪一个更重要,我相信你的心里会有一个判断。做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和特工,我相信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施良彻底地沉默了,他心里非常清楚,姚万清说的句句在理,重庆之行,是土肥原对他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是来之不易的,是自己乃至之前的无数已经牺牲的同志的努力才换来的结果。虽然这个时候,他可以找出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推脱,但这势必将引起土肥原的不满,对今后的工作将带来很多的困难。
他无奈地站起身,对姚万清说道:“对不起,我知道我刚才的想法有点冲动,可我真的是……”
姚万清理解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说道:“相信我们,我一定会尽力去营救婧雯同志的,也许等你从重庆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她救出来了,你就安心去,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施良尽管心里明白,这不过是姚万清对他的安慰之词,但还是点了点头,语带双关地说道:“一定会是好消息。”两人紧紧地握手后,施良走出了屋子……
一道闪电划破天地,伴随其后的是轰鸣的雷声。突来的阵雨,使街道上的行人锐减。
施良独自走在街上,没有打伞,也没有穿雨衣。雨水顺着路旁店铺外的防雨棚向下流着,变成了一道水帘。远远望去,有好象是无数人在齐声哭泣,他们的眼泪在尽情奔流。空气中凝聚着一种沉闷和压抑,施良从未有过的感到了绝望和无助。
施良这时才知道,王婧雯在他的心里原来是这么的重要。特别是这次明明知道她有危险,却不能陪在身边给她哪怕是丁点儿的鼓励和帮助。以往的一幕一幕在他的眼前浮现着,他更加的伤心难受,原来最真的爱不是那些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却是平时点点滴滴小事的积累。
从最开始无意中的营救,到因为任何的保护,再到后来介绍她入党,以及一起并肩工作。两人的经历向一部小电影在施良的眼前不断的回演。
从身边疾驶而过的汽车溅起了点点水花,落在了施良的腿上和身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茫然地走着。施良的心忽然抖动了一下,他下意识的在兜里寻觅着,终于从口袋里摸出了一盒烟和一支钢笔。
施良冲到路边的屋檐下,颤抖着双手,用钢笔在烟上写下了“王婧雯”三个字,然后将烟点燃,大口地吸着。他又一次奔走在雨中,尼古丁的味道在他的嘴里不断回味,那种苦涩辛辣的味道,正如同他此时的心情。他心中不停地呼喊着,婧雯,我要把你吸在肺里,让你保持在离我心脏最近的地方,时刻惦念着你……
数日后,重庆某公馆,盛大的舞会上,施良与陪同他前来的76号特务二宝子乔装出现在舞会之上,各国名流都出现在现场,场面热烈盛大。正与身边女士交谈的绅士们的眼光忽然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只见一妙龄女郎,手拿酒杯,挪步于人群之间,一个又一个的男士放下身边的女士,走上前去热情与妙龄女郎碰杯交谈。
角落里的二宝子凑到施良耳边小声说道:“她就是重庆演艺圈里的红人童暮雨,不少名流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表面上她是有名的交际花,其实也是我们自己人,代号“粉蝶”,一直以来,通过她,我们掌握了不少国民党的机密情报。这次查找黑室的事,可以设法找她帮忙。“
施良晃动着手里的酒杯,注视着童暮雨,缓缓地点了点头……
舞会结束后,童暮雨被汽车送回了她的住处附近。童暮雨拿出钥匙打开了门,平时她都是一个人住,所以房间里黑忽忽一片,当童暮雨从墙上摸到开关把灯打开后,转过身来忽然惊叫了一声。原来施良正坐在大厅中央的沙发上。
第三章 老骥伏枥
童暮雨惊恐道:“你,你是谁?”
施良站起身来,说道:“别紧张,自己人。”
童暮雨已经从皮包里抽出了手枪:“你如何证明你说的话?”
施良从容的从怀里拿出一张红色的卡片,正面是红色,反面上画着一只粉红色的蝴蝶。童暮雨看到卡片,已经收起了手枪,亲切的走过来:“原来是长官,刚才把我吓了一跳,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吗。”
施良马上解释着:“我这次来,是想请你……”
童暮雨没等施良说完便示意他先别说,随后将所有的窗帘都拉上。黑夜中,透过灯光折射在窗帘上的影子,可以看到两个人继续交谈着……
几天后,还是在童暮雨的家中,施良与童暮雨正坐在客厅里交谈。
施良惊讶地听着童暮雨的汇报:“你说黑室的直接指挥者,是龚书友老先生?是他在主持黑室的破译工作?这消息确切吗,龚老可是已经年近八十,而且已经退隐多年,不问政事了。”
童暮雨很肯定地说道:“我是通过打入蒋介石身边的高官了解到的这条情报,绝对可靠,就在前不久,军统曾经搞过一次庆功会,会上主要就是表彰沈醉和龚老,据说他们曾经联手破解了日军的电码,并提前获知了奇袭珍珠港的计划,只是美国人不够重视这条消息,事情才是现在这样的结果。”
对于珍珠港情报未被重视的情况,施良自然是非常清楚,但他却没有想到军统这边主持黑室工作的人竟然是龚书友老先生,怪不得之前他几次向沈醉询问,而沈醉都不愿意透露是如何破解日军密码的。
那么这个龚书友老先生,又是何许人也,能让所有人都如此重视,并受到军统的严密保护呢?他生于1860年,是晚清时倡导洋务运动的一位先驱者,在他刚满20岁那年,就留学日本、欧洲,提出了洋为中用,并与李鸿章成为莫逆之交,据说李鸿章最开始筹备北洋、南洋、广州三大水师也是出自他的建议。但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趋腐败,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次又一次签订,使得龚书友最终对清政府失去了信心,辞官远渡南洋,甘心做一名寓公,再不问政事。
辛亥革命后,民国建立,孙中山等人曾力邀当时已年近六十的龚书友老先生回国,协助共同兴邦安国,老先生欣然应允,第二次出山,再次投身为国为民的工作。但随后革命的不彻底,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争斗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