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大人,天就要黑了,您看……”站在城门楼处的侍卫见天色已晚,再也忍不住了,急步走上前去,躬着身子,低声地提醒了一句。
“哦,好,再等等罢。”杨万春在此地已经站了一整天了,可还是没能等到要等的人,此时听得侍卫提醒,心头不免滚过一阵惆怅,但却不想就这么回府而去,略微沉吟了一下之后,还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脸色黯淡地回道。
“唉……”那名侍卫见状,不敢再劝,长叹了口气,默默地退到了后头。
能让杨万春如此执着地等候的人正是新任南部耨萨高怀龙――自打得知此番唐军主帅是太子李贞之后,杨万春便有种深深的危机感,一得知确切消息,立马就派了人去联络高怀龙,请对方到安市城一会,以决定对敌之策,按日子来算,高怀龙昨日就该到了,可到了如今却依旧不见踪影,这令杨万春原本就揣揣的心更增添了几分的不安与忧虑。
唐军的再度到来并没有出乎杨万春的预料之外,实际上,早在前番唐军退兵之际,杨万春就知晓唐军去而复返是必然之事,为此,杨万春也没少做相关之准备,然则出乎杨万春预料的是统兵大帅竟然不是天可汗李世民而是太子李贞,这一变化令杨万春大为的不安――在杨万春看来,天可汗李世民固然是一代用兵之豪雄,然,其用兵之道尤有迹可寻,也有颇多可资利用之处,杨万春也早与高怀龙商定了不少相应的对策,却不曾想唐军竟然临时换了帅,换上的竟然是心狠手辣的“血屠夫”李贞,这一突然的变化之下,早先的安排就此失去了针对性,再一想到李贞当年血屠大漠的手段,杨万春更是多了几分的惶恐与不安,可怜他杨万春虽懂得点兵法,却自忖不是用兵如神之辈,而今也就只能盼着高怀龙能前来商议出个稳妥的对策,以解眼前之危了的。
人终于还是没有来,眼瞅着天边绚丽的晚霞已渐渐发黑,杨万春心中失落无比,苦笑着摇了摇头,艰难地转过了身来,刚打算迈步走下城头,眼光的余角却突地瞅见远方的山角处似乎有些动静,忙不迭地扭回了头去,再细细立马就见一队骑兵正向着安市城疾驰而来,当先一面黄色大旗迎风飘扬,那上头还有着一个硕大的黑字“高”,杨万春登时便大喜过望,顾不得多说些甚子,飞快地冲下了城头,翻身上马,急匆匆地便领着一众侍卫冲出了城门,向着来骑迎了过去。
“高将军……”迎上了来骑的杨万春大老远就见旗下驰骋着的正是南部耨萨高怀龙,心情自是激荡得很,刚勒住了胯下的战马,便有些个迫不及待地出言打招呼,可突地瞅见高怀龙身上竟有些半干的血迹,不由地便停下了话头,狐疑地问道:“高将军,您这是……”
高怀龙苦见状,苦笑地摇了摇头道:“没事,路上遇到唐军探子,打了一仗,耽搁了些时辰,倒叫杨大人久等了。”
“嘶……”一听高怀龙这话,杨万春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自程名振经略辽东以来,唐军没少出击高句丽,大战虽是不算太多,可小战却是不少,不过大部分战事都是在南部地区展开,尤其是在建业一带,至于安市城附近则少有唐军出没,如今大战未兴,唐军竟已深入到了自己腹地,还竟然出手劫杀了高怀龙一行,又怎由不得杨万春不惊,只是这当口上着实不是详问的时机,杨万春也只得按耐下追问的冲动,笑着揖手道:“高将军没事就好,且先进城,随后再叙,将军请。”
“好,进城!”高怀龙连赶了几天的路,早已是疲惫不堪,自是不想再在城门外吃风沙,这便笑着挥了下手,率部与杨万春一道纵马冲进了安市城中……
军情紧急,高、杨二人都顾不上欢宴,仅仅是匆匆梳洗了一番,随意地用了些膳,便聚在了城守府的书房中,各自落了座,由着下人们奉上了新茗之后,满腹心思的杨万春率先出言道:“高将军,据闻唐太子李贞已到了幽州,或许不日即将进兵,将军对此何有良策否?”
“不好说,高某对此人并无太多的了解,先前虽曾着力打探过,怎奈所得实是有限,这一仗怕是不好打了。”高怀龙皱了皱眉头,满脸子忧虑地回道。
杨万春自知自己的军略并不算太精通,一心盼着高怀龙前来,便是指望着高怀龙能拿出个准主意来的,此时见高怀龙同样信心不足,心里头登时便有些子发沉,默默了良久之后,这才试探着出言道:“高将军,你我先前议定之策如此还能行否?”
杨、高二人先前拟定的战略与前番应对李世民大军的策略并无太大的不同,主体思想还是诱敌深入,让唐军再次在安市这座坚城之下撞个头破血流,耗尽唐军的锐气,从而迫使唐军不得不再次饮恨而归,为此,杨、高二人没少花大力气进行相关部署,除了重点对安市城防进行加固之外,还在玄菟、横山、盖牟、赤峰等诸要地筑营垒多处,步步为营以阻碍唐军的进军速度,从而实现以空间来换取时间的总体战略,只要将战事拖到冬季来临,战机必现无疑。此战略若是遇到用兵以稳为主的天可汗李世民或许能奏效,然则换上了李贞之后,却未必管用,至少杨万春本人不敢肯定李贞会不会上钩。
高怀龙没有直接回答杨万春的疑问,而是沉吟了一下道:“高某前些天派人去寻来了西域客商,约摸了解了一下唐太子平西域诸战事,所得虽不全,却可管窥一、二,嘿,此子用兵奇诡,善出奇兵,往往于不可能间生生弄出奇迹来,正面硬撼,某非其敌也。”
高怀龙所说的李贞平西域诸战事杨万春自是也有耳闻,又怎会不知晓正面野战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此时听高怀龙这么杨万春的脸上也露出了浓浓的苦涩之意,叹了口气道:“孤城坚守虽难,却也好过盲目迎敌,只消我军坚守住安市、乌骨二城,唐军便是再强,也难深入我境,某之意还是坚守为上,只是……”杨万春话说到这儿,顿了一下,这才接着道:“只是此番唐军兵分两路,若是百济那头坚持不住,一旦有失,即便我等坚守此处,恐亦难为也。”
一听杨万春忧虑从新罗出发的唐军,高怀龙登时便笑了起来,挥了下手道:“杨大人勿虑,高某已得到可靠消息,倭国已出水军三万,连同我高句丽五万大军,再加上百济十三万大军,足以抵挡那一路唐军了。”
“哦?真有此事?”杨万春虽因战功晋升为北部耨萨,算是高句丽高官之一,然则一来杨万春不是皇族中人,二来与摄政的渊盖苏文不睦,朝廷中的消息他很难第一时间掌握到,此时一听高怀龙如此说法,眼睛登时便是一亮,紧赶着便追问了一句。
高怀龙点了点头道:“此事不假,据高某所知,百济以割让熊津城为代价说服了倭国齐明女皇,其国之前锋军一万水军乘战舰百余艘已先期抵达白村江口,再过些时日,后续还有大军两万五前来会合,聚合我三国之兵几近二十万,足以抵挡那一路唐军之侵扰了,纵使不能战而胜之,守御却是不难。”
“好,既如此,我等无后顾之忧也!”杨万春最担心的便是大唐水军犀利,此时一听有倭国水军前来助阵,立马便大松了口气,击了下掌道。
“嗯,话虽如此,可当面之敌却不好退啊。”高怀龙并没有似杨万春那般兴奋,摇了摇头道:“杨大人可还记得前番唐军攻城时所用之器械么?”
前番唐军强攻安市城之际,那些弩炮以及大型投石机的威力之大令杨万春此时想起心头还是揣揣不已,当时若不是高怀龙牺牲了次子高可鑫抢在唐军全面发动之际破坏了不少唐军器械的话,安市城能不能保得住还真的很难说了,此时一听高怀龙说起此事,杨万春脸色立时便是一白,苦笑着点了点头道:“那些器械之力巨大,杨某至今思之尤有余悸也。”
“是啊,那些奇物犀利无比,实难敌也。”高怀龙跟着感慨了一句之后,这才面带忧色地道:“据可靠消息,此番唐军出征,全部神机营都来了,只怕其中的器械之威远胜前番,我军若是一味守城,只怕未必便能守得稳当。”
“啊,这……”杨万春一惊之下,瞳孔立马紧缩了起来,愣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紧赶着问道:“将军可有何对策乎?”
“没有。”高怀龙苦笑着摊了下手道:“孙子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今敌之动向未明,某实无法定夺,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罢。”
“这,这可如何使得?”一听高怀龙答得如此干脆,杨万春登时便急了。
“杨大人莫急,依高某看来,我等原先之策虽有不足,用之却是不妨,待得唐军一动,再随机应变也好。”高怀龙此时也拿不出太多的主张,只能是说些无甚营养的话来安慰一下杨万春罢了。
“也罢,既如此,一切就有劳高将军了。”杨万春虽是心急,可他本人并不精通军略,自是拿不出更好的主张来,也只能等着唐军出招之后再见机行事了。
事已至此,高怀龙亦无甚多余的话好说,只能是苦笑着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两人默默地对坐着,书房里的气氛立时变得压抑了起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不提杨万春与高怀龙这头正忙着计议应对唐军之策,且说李贞那头也没闲着,同样在议着此番进兵高句丽之策――李贞三月二十三日离京之后,一路挥军急行,仅用了一个多月便赶到了幽州大营,除辽东道行军总管程名振所龙部两万五千兵马驻扎在辽东前线之外,其余诸部都已云集到了幽州,不算随军出征的契丹、
等诸胡兵马,唐军聚集在幽州的总兵力已达二十三万余众,其中京师卫军十四万,幽州本部兵马五万余众,其余为燕云十八州之兵,步骑云集,战将如云,气势如虹,就等着李贞这位主帅一声令下便可挥师辽东,然则李贞却并没有立刻率部出征,而是停在了幽州,每日里除了会见各部将领之外,便是到各军营地中巡视,似乎一点都不急着发兵的样子,一直到了五月初一,这才宣召诸重将议进止之策。
能进李贞中军大帐议事的重将其实就只有三个人――幽州守将右卫大将军李大亮、辽东道行军总管程名振、左威卫大将军林承鹤,此三人中林承鹤乃是李贞的心腹爱将,李大亮是李贞的老熟人,二者皆知晓李贞的性子,倒也不会有甚拘束之处,言谈都放松得很,对于战略之道皆坦言自己的看法,大体上所言相差不多,皆围绕着如何尽快攻克安市城这个战略要点展开讨论,唯有程名振与李贞交往不多,几乎不怎么开口,显得极为的拘谨。
安市城是必然要拿下来的,否则的话,根本无法进军高句丽腹地,更谈不上与薛万彻所部会师平壤城下,这一点李贞早就心中有数,至于怎么打这一仗,李贞也早有定计,只不过李贞并没有打算立马说出自己的战略,只是静静地听着李大亮与林承鹤二人讨论,其用意不外是要了解一下诸将的底蕴罢了,很显然,程名振的拘言自是不合李贞的本意,眼瞅着程名振半天都没开口,李贞不经意地皱了下眉头,看着程名振道:“程老将军,尔久在辽东,对辽东之事当是最有发言权的,孤想听听尔之见解。”
程名振虽说也算是大唐开国老将了,然则其大多任外职,少在京师,除了进京述职之际曾觐见过李贞几次外,还真没跟李贞有太多的接触,并不清楚李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