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魏武帝-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晚了曹操一步,曹操于北固山大破殷通一役,风头完全盖过了他项梁,使得他的计划受阻,未能向预计中的那般获得全功,使得江东一分为二。

也是因为如此,初次和曹操见面的时候,项羽的语气充满了挑衅之意。

本来项梁还未将曹操看在眼内,虽有反秦第一义士之称,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外人。可是,不久之前,掌管情报的项他告诉了他一个不好的消息,东阳陈婴竟然率所有部众投奔了曹操,使得曹操兵力剧增数倍,严重的威胁到了他的存在。

在这关键时刻,项羽非但不知所踪,还在不久前与曹操对弈一宿,关系密切。难道他不知,曹操位于江东门户,很可能是项氏的敌人吗?

念及此处,眉头越皱越深,目光所及之处,却见项羽大步走来,身后还跟着一壮士。

项羽来到近前道:“侄儿让两位季父久候,请两位季父见谅。”说着,指身后壮士道:“此人姓钟,名离昧,乃是汉朐县伊芦乡人是当地豪侠,自幼习读兵书,智勇双全,是为大将之才。因乡长无道,其聚众杀之。侄儿闻其名,特绕远路请其相助。”

钟离昧上前拜道:“久闻项将军大名,钟离昧愿助项将军征讨暴秦,光复大楚。”

项梁见钟离昧英华内敛,双目精灵有神,粗壮而无莽态,心中大快,先前不悦亦随之而去;连忙赐坐。

项梁给项声、项他一个眼色,两人知趣的退了一位,将位子让给了钟离昧。

钟离昧见项梁如此器重,心生得遇明主之感。

项梁望向项羽问道:“籍儿,那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项羽心中一动,如今陈婴已降曹操,江东两雄并立。项梁如此一问,分明是有了吞曹之心。只是曹操并非等闲,其能堪比自己,若与之为敌,一时半刻,焉能轻胜?

想到这里,他沉声道:“曹操文武全才,乃当世之英雄也。”

项梁张了张嘴,最后什么都没说。他以剿除暴秦为名,同时又出身江东名门,所以极好名誉。而曹操是反秦第一义士,纵然已有了吞曹之心,但这刮自己耳光之事,又怎能启齿?

于是,草草商议了扩军、练兵等军事要事,便下令退结束会议。

众臣离去,项梁请项羽前来叙话。

两人方一见面,话未过三语,项伯便兴冲冲的跑了进来,他上气不接下气,神情激动,大呼小叫。

“兄长,兄长,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他来到项梁面前拉着他便往外拽。

项梁一时不察,重心不稳,差点摔倒在地,挣脱开来奇道:“缠弟,你这是怎么了?”项伯名缠,又是项梁的弟弟,因此被项梁唤作缠弟。

项梁满心疑惑,自己这位胞弟向来遇事沉着,此刻怎会如此失态?

项伯深吸了两口气,急切道:“兄长可否记得当年弟因杀了人为韩公子张良所救藏在下邳避难?”

项梁点了点头。

“张兄立志反秦,而且才智极高,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绝世人物。我们相互为友,交情颇深。有一次谈论到当世智者,张兄曾道:‘当世智谋之士首推居巢范增’。弟亦曾有幸于范增有过一面之缘,其才智谋略可谓当世之冠。此刻他便在屋外,意图投奔兄长。兄长快快迎接,千万不可怠慢。”项伯边说还边拉着项梁。

项梁听言也露出激动神色,反拉着项伯向外走去。

不一刻,项梁、项伯簇拥着一个身材短小的七旬老人走入了大殿。

项羽抬头观望,见范增身着灰袍,发虚皆白,脸色却极是红润,一袭美髯飘拂胸前,大鼻方口,一双深邃的眼睛尽显岁月沧桑,暗忖:“一老汉有何能耐,竟可当季父如此重视?”

项梁见项羽立在一旁,高声道:“籍儿,还不快向范老先生见礼?”

项羽心中不快,但不愿违背项梁之言,上前对范增略微一揖。

范增见项羽龙骧虎步,自带一身霸者之相,心中甚喜,见其面上不悦心中明白,微笑不语。

第九十一章 范增失策

四人入座,范增居于上位。“

项梁面带忧色,装做忧国忧民之举,开口道:“我得线报,秦国派大将章邯四处剿灭四方义军,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败,前景堪忧。”

范增捻须轻笑:“此事全在老夫意料之中,不足为惧。”

项梁神色诧异问道:“何以见得?”

“非仅仅只是周文部屡战屡败,不久,陈胜必亡。”范增自信双眼仿佛有光芒闪动,自信满满的道:“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从怀王被骗入秦后,楚人至今尚同情于他;楚南公曾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今陈胜起义,不思立楚后代,而是借楚之名,号张楚自立为王,势运一定不长。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乃陈胜必败原因之一。”

“说得好!”项梁面容大悦,鼓掌称赞。

项羽也神色微动,颇以为然。

“还有,所有义军面和心不和,在未消除秦军主力以前,各自为战,必让秦军有机会逐一击破,此其二也。”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粮草不继,军备不齐。试问行军打仗,将士连吃也吃不饱,又无戈戟在手又怎么能跟强大的秦军对战?”

“以上三点,老夫可以肯定陈胜必败,那些义军若不齐心亦不会长久。”范增说的是斩钉截铁,似乎并不是将自己的猜测视为虚幻,而是事实。

项梁也是智勇双全的罕见人物,范增的三计正和他的心意,抚掌笑道:“若范老先生不弃,可否当任项梁之智囊?助项梁光复楚国大业。”

一旁的项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显然范增的才干亦得到了他的认可。

范增站起身来一揖到地,沉声道:“范增愿效仿姜尚,辅助项将军成就不世霸业。”

项梁大喜道:“得范先生我项梁如同文王遇姜尚也。”

两人相继大笑。一人自喻姜尚,一人自比姬昌,弦外之音,不言而语。

两人再度坐下。

双方即已交心,范增也不在客套,直言道:“项将军是否在考虑能否吞曹?”

项梁神色微变,这个想法只是在他脑中想过,并非说出来,就连项伯、项羽还未来得及告诉,想不到却被范增一言猜中,犹豫的半响点头道:“不错,梁确有这种想法。曹操所居之丹阳富庶,乃鱼米之乡,治下百姓骁勇善战又是江东门户,落入他人之手,项梁如同芒刺在背。”

范增点了点头,项梁的坦诚让他很是满意,遂道:“我认为将军大可不必如此,这曹操智勇双全,用兵如神,乃是一位堪比孙武子、范蠡之不世帅才也,若将将之收为己用,可战无不胜,成就大事。”

“收为己用?”项梁长叹道:“并非在下没有想过,只是那曹操实力比项某还要强上三分,如何收得?”

范增大笑:“当今世上,人分数类。其中有项梁将军这等英主,亦有项少将军这等惊世霸才,还有子房贤侄的运筹帷幄,当然亦有曹操这类不世帅才。项梁将军,项少将军雄心壮志,都不甘为人后。而子房贤侄和那曹操却无野心,好比姜尚一般,有通天之能,却无称霸之心。他们唯一的目的便是推翻暴秦。若非明主迟迟不出,他未必会在曲阿起义。因此,将军想要收服曹操,并非是不可能之事。”

项梁眼中闪现出了一丝异彩道:“果真如此?”

范增肯定的说道:“不假,但才高之人,必有心高之处。将军想要让曹操折服却不是一件轻易之事。”

“这点我也认同!”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项羽这时走了出来,“我与曹操有过接触,此人丝毫未有王霸之气。交谈之间,无所禁忌,竟然不顾身份与我兄弟相称。还让侄儿带话,说愿意与我项家军结盟,共抗暴秦。”

如果范增的话让项梁还有一些怀疑以外,项羽的这番话正好打消了他的疑心。

范增见项梁已经有了决定,乘胜追击道:“项将军,曹操此人不世帅才,若不能收为己用,必须杀之。然以项将军之能,只须诚心以待,必可让曹操归心。”

其实,范增陷入了一个误区。正如他所言一般,才高之人,必有心高之处。他范增自视才高,性格刚硬暴烈,相当自负。

自认为一双眼睛能看透天下之事,可是他却不知,他或许能看透项梁,能看透项羽,更可能看透张良,但他未必就能看透曹操。

以曹操的城府来言,放眼整个秦末除了年青时的始皇帝外,无人与之媲美,又其是他范增轻易可以看透的了得。

怪只怪他太过自负了。

曹操不显吞天下之气乃是因为他至今还没有这个实力,不愿成为众矢之的。就如当年他屈从袁绍一般,虽然心中将其视为自己的劲敌,但依旧不露声色,处处忍让,在兖州这四战之地,暗中储蓄实力。

当范增真正醒悟过来,明白曹操用意之时,为时已晚。曹操已非如今这般是个弱小可欺的鲤鱼,而是那跃过龙门腾飞在九天之上的巨龙,威势无可抵挡。

范增之能,让大楚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辉,但也因为这一失策,使得大楚陷入无力往回的绝地。

项梁再度向范增求教,问道:“我军以后该如何抉择。”

范增自言道:“第一、联合曹操,渡江声援陈胜,以此结交天下英豪,增加名望。第二、暗地里找寻楚怀王之后裔,立他为王,令我军出师有名。”

第九十二章 曹操的弱势

自从得到了陈婴的投效,曹操也是声势大涨,不逊于吴中项梁。“陈婴所带来的两万人马,虽然不是兵卒,但好在都是热血壮士。

曹操择其中勇猛善战之士扩充各部,给予武器、装备,余下在挑选其中精壮者组成苍头军绝大部分装备了武器,余下体弱者安顿在丹阳城中为民,赠予田地,耕牛,稻种而且赋税远低于秦朝。

他们大多本就是因为活不下去而反秦,曹操重新给予了他们存活的期望,自然乐意,在丹阳城中安顿下来。

何况,丹阳此刻的县令还是他们敬服的陈婴。因为,陈婴来投,曹操实力剧增,凭借着这两万壮士,陈婴理所当然的被曹操封为了第二把手,职位远在萧何、张彧之上。

一时间,曹操实战兵力激增到了一万五千之众。

唯一让曹操失望的是真正有能耐的大将、谋士却无一人来投。

在起义的这三个月里,各方英豪来了不少,他自当是来者不拒,根据对方能力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安排。正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是真正史上有名的人物却是没有。

只因,他曹操之名起于民间,传于民间,于世家贵胄无缘。以家底来言,远远比不上项氏一族的根深蒂固,因而楚国后裔大多都愿意追随项梁,而不是他曹操。

对此曹操也是无可奈何,如此情形跟自己原先的那个时代何等的相识似,袁绍依仗四世三公之后,人才皆往其处相投,即便是荀彧、荀攸、郭嘉这等惊世大才也不例外。直到认清了袁绍的真面目以后,才来投奔家族地位只逊色袁绍、袁术的自己。而刘备空有贤明,走南闯北,身旁人才亦不过关张尔,直到献帝承认了他皇室宗亲的身份,才得以逐步发展起来。

此刻的自己不正是空有贤明,而无人才相投吗?

曹操苦笑一番,随即又打起了精神,如果连这一点挫折都无法克服,还谈什么坐拥天下,成就不世霸业呢?

既然人才不来相投,自己难道不能前去寻找吗?

萧何、桓齮、张彧、夏侯婴哪个不是自己找来的?唯一的例外便是虞子期,至今曹操还不明白家世地位显赫的他,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