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声打散了殿内的杀气,使得殿内气氛缓和了不少。
但黑衣卫出剑如风,快步闪电的步伐依然牵动了不少人,依然给了坐在前面的不少人压力,但见他们脸色煞白,面色发紫,已经没有往日的儒雅之气。
“咚”当最后一声鼓响罢的时候,二十名鹰卫战列成五排,给李世民微微施礼。
“好!不愧是我大唐的百战之兵,杀气弥漫,战役高昂!”
李世民大喜道,“赏,给他们每人赏锦缎五十匹,黄金五百两!”
李世民是大唐的皇帝,在突厥面前出手赏赐自然不能太小气,赏赐就用上了黄金,而不是银钱。
“多谢皇上!”
二十名鹰卫得到了赏赐退出了大殿!
见李世民很高兴,李恪心里松了一口气,他看了一眼一脸沮丧的刘政会,对着他淡淡的一笑,不再理会众人。
刘政会看到李恪对自己的笑中充满了杀意、藐视和不屑,刘政会的脸顿时阴沉的可怕,可在这里也不敢发怒,只能强自忍着。
舞剑结束,宴会算是到了尾声,众臣随没有像自己家里那样吃饱,但李世民的御酒不比他们喝的酒,是宫廷的佳酿。所以,众人倒是也喝了个七七八八,微微有了醉意。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又出口说道,“皇上,今天可以说是我大唐百年难遇喜庆之日,而且,突利二汗又归顺我大唐,跟大唐结了秦晋之好。微臣建议,为了更加稳固大唐跟突厥的友好关系,是否在众皇子中则取一人跟突利二汗联姻呢?”
说话之人自然是长孙无忌,见长孙无忌说话,李恪就觉得事情不妙,听到长孙无忌说道这里,李恪简直就想骂长孙无忌他娘。长孙无忌这句李恪很清楚,针对的就是他自己。试想,让突利嫁女,他突利自然要选一个女婿,按照突厥人的习惯,他们最欣赏战功彪赫的人,而在众多皇子中只有李恪才能达到突利的要求。
但是,只要突利选中了李恪,李世民答应了突利,那李恪跟阿史那云成亲,他就失去了夺嫡的资格。
众臣在听到长孙无忌这个提议的时候,脸色都露出了一副了然的表情!
突利则是一脸欣喜的盯着李恪,阿史那云则是羞怯的看了一眼李恪便低头不敢再看!李世民则是面无表情,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只有李恪脸上看不到任何的情绪变化,但他在心里暗骂长孙无忌这厮太无耻了!
第四百零三章 舍得之论
回到汉王府,汉王府的心腹都已到齐,看到众人喝得不够尽兴,李恪又让杨恩置办酒菜,开始在府中设宴,跟众人继续喝到天亮这才罢休。这其中像岑文本、褚遂良和马周、孙伏伽等人因为第二天要上朝很早就离开了,喝酒的剩下了李恪并州都督府的诸将。
第二天,李恪起床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
因为,他的并州将领。
所以,不需要去上早朝。
但作为孝子,他需得进宫跟李世民和杨妃请安!
所以,在侍女兰儿的侍奉下沐浴更衣,又在杨恩的陪同下用完早膳,李恪便让王中长准备车架。
李恪登上了车架,在五十名鹰卫的护卫下出了王府想皇宫的方向而来。
五十名鹰卫的护卫人数,在皇子之中确实不多,但在大街上也颇为壮观。
因为,第一的鹰卫身上的杀气!第二,黑衣黑甲的骑兵,这可是打败突厥的精骑啊!
所以,李恪的车架倒是引起了不少的围观和指指点点!但李恪很清楚这些不是在说自己坏话!
李恪对这些指指点点不放在心上,他也没觉得这就是一种张扬。
他生擒了颉利,他不知道是否有颉利的心腹将领逃脱了,如果真的这样,那他们为了颉利想刺杀自己,自己岂不很危险?
再者,李恪也认为大唐什么事情都能发生,要是有心人想利用颉利余党的这个身份半路截杀自己呢?想借机想除掉自己呢?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李恪觉得跟自己的小命相比,他宁愿扬言也不愿意装逼的减少自己身边的侍卫,将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不理!
就这样车架缓缓的到了朱雀门,当王中长递上了汉王府的腰牌的似乎,朱雀门的金吾卫开门放行,以李恪现在的身份,他是直接可以带领自己的侍卫进入皇城的!但是,到了承天门,李恪这才让和鹰卫在门房内等待,他则是在王中长的陪同下进了太极宫。
在甘泉宫的御书房,李世民这个时候已经处理完政务,正在详细的阅览陈其和苏定方两人缴获的阴山珍宝的清单,就听见王德的声音喊道,“皇上,汉王殿下求见!”
“恩?”
李世民惊讶道,“恪儿?”
他没有想到李恪会在这个时候拜见自己,随即道,“让他进来吧!”
“诺”王德道。
李世民继续看清单,而这个时候李恪已经进入了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
李恪跪道。
“平身吧!”
李世民道,“你刚从漠北战场回来,现在正好可以休息休息,今天不好好在府中休息来这里干嘛?”
李世民好似在责怪李恪,但话里就拳拳的宠爱之意!
“父皇,儿臣久在外戍守边关,不能时常在父皇身边给你和母妃尽孝,今日好不容易回了趟长安,自当前来给你跟母妃请安才是!”
李恪说的很感人,但这是李恪的心里话,不过李恪还有别的心思,他很清楚李治就是靠这点慈孝之心打动李世民的,所以,对于李治这条百试不爽的经验,李恪绝对不会放过!
“哎,你这孩子,你这孩子!”
李世民叹息不已,不过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意。
“……”
“也好,你既然来了那就位父皇参谋参谋,做饭辅机提出的那个联姻你是怎么看的?”
李世民将清单放在玉案上向李恪问道。
“此时全凭父皇做主,儿臣没有什么意见!”
李恪恭敬的说道。
李世民突然向他问这个问题,他不觉得这是李世民无的放矢,肯定有目的。
“呵呵,你这个滑头!”
李世民笑道,这个时候他倒是成了一个慈祥的父亲。
“……”
“其实,在辅机提出之前,突利跟朕聊天,当时也有这样的想法,他想跟我大唐联姻,让突厥和大唐永结秦晋之好,可是朕不知道朕的那个儿子能够担当这样的重任!”
李世民淡淡的说道,“既然突利主动提出了联姻之事,我们也不能亏待了人家啊!”
“父皇说的对!”
李恪唯唯诺诺的道,他现在心里是彻底糊涂了,既然突利早长孙无忌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那为什么他又没提出看重了谁呢?
但是,突利既然没提出他看重了那个王子,那为什么李世民会跟自己说这些呢?
李恪可不认为这是李世民跟他唠家常!
李世民说完这句话,看到李恪一副心不在焉的表情,就淡淡的道,“去跟母妃请个安吧!”
“诺”李恪道,他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可是,当他的一只脚刚踏出门槛,就听见李世民的声音道,“今后没事就在家待着吧!别到处乱跑!”
李恪身子一震,他好似从李世民这句话听出了一丝不容察觉的含义!
随即,他小心道,“儿臣明白!”
出了御书房,李恪一路快行,没几步便来到了杨妃的千秋殿。
杨妃好似知道李恪会来跟她请安,李恪到千秋殿的时候她已经在大殿里静静的等着李恪,而不是在佛堂念经祈福。
“儿臣参见母妃!”
李恪给杨妃施礼道。
“恪儿,你起来吧!”
杨妃慈祥的说道,“坐到母妃身边来,母妃要跟你说件事情!”
“是!”
李恪坐到了杨妃的身边。
“恪儿,你年纪不小了,也该成亲了!”
杨妃好似征求李恪的意见似的问道。
“母妃……”
但李恪的话还没有说完,杨妃就说道,“恪儿,你要清楚,身在皇家,你的享受到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得到的是别人做梦也得不到荣誉和地位。但是,你也该清楚,这些不是白给你的,这些都是需要你牺牲一些东西才能换取的。而你牺牲的什么?就是婚姻!这是你拒绝不了,这就是生在皇家的命!”
杨妃说的很平淡,但李恪能听出她话中的凄苦。不过想想杨妃和身份和经历,李恪也就能理解了杨妃的这一番话的用意!
确实,李恪自己心里也清楚,作为大唐的皇子,作为天可汗李世民的儿子,他的婚姻只能由李世民来安排,这是他不能拒绝的,也拒绝不了的!
他很清楚的知道他现在身处的位置,所以,现在是他不是那种二逼小说中写,皇子动不动就跟皇帝对着干,用此来捍卫自己的婚姻幸福。
没有经历过政治斗争的残酷和皇家生活心酸的人是不会想到当做到亲王的位置时他所要面对的诸多无奈。所以,很多人才会被二逼小说中的恶俗的皇子为了拒婚而得罪皇帝情节所蛊惑!
说实在,封建社会,皇权大于政权,没有人敢忤逆皇权的权威,即便是皇帝的儿子也不行,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太子都被罢黜了呢?不就是他忤逆了皇帝的意思,挑衅了皇权的威严吗?再说,作为太子,作为国家的未来的储君,敢挑衅皇权,敢忤逆皇帝的意思都要被罢黜,更何况一个亲王在婚姻方面敢跟皇帝作对呢?
所以,李恪在接受了杨妃的好意的同时,也为后世被一些二逼小说和电视剧里,皇子为了拒婚而挑战皇权的权威最终获胜的恶俗情节所蛊惑的那些悲哀!
“母妃,你的意思恪心里明白,母妃放心,婚姻之事恪但凭父皇和母妃的意思!”
李恪很孝顺的跟杨妃的说道。
“恪儿!”
杨妃抚摸着李恪的脸颊,低声呼唤道。
对于英气勃发的李恪,他现在的长相确实跟当年的炀帝想象。
所以,很多时候杨妃会从李恪的身上时常想起他的父亲隋炀帝。
出了千秋殿,李恪还去看了一眼长孙皇后和李治,长孙皇后对李恪很好,这也附和她的性格,至于李治,现在岁数很小,李恪也就给他送了一些小孩子的玩具。
从皇后的寝宫出来,李恪就直接回了自己的汉王府。
因为,通过李世民最后告诫他的那一句话,他似乎觉得或许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因此,他想赶快回府,想通过朱童这个长安城的情报头子了解下这断时常长安城的情况!还有,他想跟岑文本等聊聊,向他们征询一下李世民今天问自己关于跟突厥联姻的意图!
第三百零四章 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李恪回到府中,他让王中长遣人去请岑文本和褚遂良还有马周孙伏伽等四人来他府上商议要事。
旁晚时分,岑文本、褚遂良和马周还有孙伏伽等四人连襟而来。
李恪将他们请到书房,开门见山的就询问大唐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
褚遂良第一个出言说道,“回殿下,这段时间确实发生了不少大事,首先是,东谢酋长谢元深、南谢酋长谢强访唐。东谢、南谢是南蛮的分支,分布在黔西。皇上在接见了两人之后就下诏以东谢之地为应州(今贵州德江县境)南谢之地为庄州(今贵州境内)隶属于黔州都督。其次,牂牁、党项附大唐,牂牁酋长谢能羽及兖州蛮向唐入贡,皇上诏以牂牁之地为牂州。党项酋长细封步赖降大唐,皇上以其地为轨州,以党项各部酋长为刺史,党项各部分散在三千里的范围内,每姓为一部,各自为政,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旁当氏、米擒氏、拓跋氏都是大姓